栏目

校园新闻

立足素养启新思,跨学科融合探真知 ——以《年月日知多少》为课例探索时空奥秘

2025-03-21

为深化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推进跨学科主题在课堂实践中的创新。2025年3月20日下午,合肥一六八新店花园学校陶冲湖校区开展了以《量感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实践研究》为主题的数学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年月日知多少》为课例,探索数学与天文、历史、信息技术、美术等多学科融合的路径,激发学生对“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具象感知,培养量感素养与综合思维。


从宇宙运转到生活智慧

活动伊始,教科室副主任贺欣欣以“宇宙中的时间密码”为情境导入课堂。通过动态视频演示“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为一月”,让学生直观感知“年月日”的由来,并借助人工智能工具“时空小博士”,自主探究“为什么一年有365天,但每隔4年又多出1天?”的奥秘。

在层层递进的问题链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推理理解“平年与闰年”的数学规律,并结合历史故事(如古罗马历法改革、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揭示历法制定背后的人文智慧,让抽象的时间概念与人类文明发展紧密相连。课堂尾声,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未来万年历”,融合数学计算与艺术设计,将量感培养转化为创造性实践。


多维视角下的跨学科优化

课后,各年级教师围绕课例展开深度研讨,从不同学段特点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优化建议:数学老师张丽建议在低年级教学中融入更多人文历史元素,如通过绘本故事《古人如何计时》激发兴趣;同时可借助人工智能创设“时间小剧场”,用对话式互动降低知识理解难度。并提出课堂中教师“教育机智”的灵活运用值得大家学习。整节课既体现了量感素养的具身性,又彰显了主题学习的综合性,为后续研究“跨学科主题”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以量感为基,向未来而行

本次《年月日》课例以‘时间’为纽带,连接科学之理、人文之美与技术之新,让学生不仅‘知道’更‘理解’,不仅‘计算’更‘创造’。”

未来,合肥一六八新店花园学校陶冲湖校区将继续深化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构建优质课例群,以素养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让课堂成为学生触摸世界、探索真理的起点。

图文:陶阿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