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2
2025年4月2日,合肥一六八新店花园学校陶冲湖校区会议室里弥漫着草木的清香,一场跨越千年的非遗文化之旅在此拉开帷幕。这里迎来了一群特别的“老师”——二一班志愿者家长鲍灵珊妈妈和仇伟陈妈妈。她们带领二年级部分学生以手作触摸文明,以匠心感知历史,让沉睡的技艺在青春指尖焕发新生,感受古法造纸术的魅力。
造纸术始于自然,亦归于自然。草木为魂,溯源造纸的生态智慧。在选材与备料上,“造纸的第一步是选材,古人讲究‘因地制宜’。”构树皮、桑树皮和麻纤维等天然植物纤维经过长时间的清水浸泡,再放入石灰水中蒸煮,待原料软化后,需用木槌反复捶打至纤维分离成絮状。同学们感叹道:“原来古人造纸这么辛苦,每一张纸都是体力活!”
制浆与抄纸,称得上是指尖上的千年技艺。在家长志愿者的指导下,同学们将处理好的纸浆倒入抄纸池。池中的清水与纸浆比例需精准控制,过稠则纸厚,过稀则纸薄。家长提醒:抄纸时手腕要稳,力道要匀,这样才能让纤维自然交织成网。手腕需稳如衡,力道需柔如云。同学们感叹道:“原来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有这么多门道!”在家长们的指导下,学生反复练习,终于抄出一张匀称的湿纸。晾晒环节中,师生们共同将纸膜贴上墙,在阳光与温度的“配合”下,大家一齐见证水分蒸发、纸张成型的奇妙过程。活动现场,学生们不仅复刻古法,更以创新赋予传统新生命。“造纸术不仅是技艺,更是中华民族对自然的敬畏与对文明的坚守。”
非遗技艺焕发青春活力,一张纸承载着文化使命。这场非遗体验,不仅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到千年技艺的魅力,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当古老智慧与现代教育相遇,传统技艺正在新时代焕发永恒生机。
此次开展的“家长进课堂”主题活动,为家校共育搭建了一座坚实的桥梁。这种家校合作的模式,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让家长更深入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形成了强大的教育合力。
合肥一六八新店花园学校陶冲湖校区将继续推动 “家长进课堂” 活动,让更多的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共同书写孩子们成长路上的美好篇章,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家长志愿者:鲍灵珊妈妈、仇伟陈妈妈
图:张海丽
文:张海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