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校园新闻

蛇舞书香,阅读寻宝系列之——地坛,于我,与铁生

2025-02-10

苦难既然把我推到了悬崖的边缘,那么就让我在这悬的边缘坐下来,顺便看看悬崖下的流岚雾霭,唱支歌给你听。

———题记


了解史铁生之前,我是被《那个星期天》和《秋天的怀念》所吸引的,当时的我疑惑地想,这怎么会是同一个人所经历的呢?我既不能理解孩子的苦苦等待,又不能体会青年的一夜成长。最后,竟是抱着这些质疑阅读了这本书。

但我实是没想到《我与地坛》竟是对生命发出较量、对命运走向反的一本书。

21岁那年,史铁生双腿瘫痪。除了母亲与朋友,没什么能支撑他活着。正是抱着这种“好死不如赖活”的心态,他走进了地坛,地坛并不是什么著名的景点,也没有惊悚的传闻,甚至是如此的破旧不堪。可这里让他观看了一个又一个不幸的人儿。从而,在他的生命险些枯萎之际,他找到了新的方向。

“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

史铁生不会忘却地坛带给他生的希望,也不会忘却秋天而死的母亲。他终是听以母亲“好好儿的活”,但却少了前半句“咱娘俩在一起”,他在暴风雨中获得了新生,代价是他和母亲永不相见。

铁,一种浑然未炼之物。史铁生,一直是一个平凡的人。他说他想要一棵树的影子,要不到手。他想要母亲永不离开,却遭到断喝。他希望众人都对他喝彩,但众人视他为一粒尘埃。史铁生又说爱,非居高的施舍,乃谦恭的仰望,接受苦难,从而走向精神的超越。

在文字深处,我发出了和史铁生同样的感悟,这是血与泪交织所形成的共鸣。从而,我深深地爱上了秋天。秋天是肃杀的,是残忍的。但是我却爱上了枯枝败叶,爱上了这无声的寂静。秋风抚过,落叶纷扬,伴着夕阳,所有事物都有了归宿。或许在这一刻,没有无尽的遗憾和荒凉,时间停止,是我们的永恒。

就像是人在骄阳烈日的炙烤之下,忽得袭风而来,他的一生是漫长的梅雨季,踏入他的世界,众神漠漠,却只见一个小男孩望着菊花枯萎。这是我对史铁生文字的感受,我永远不可能完全理解他的经历,但他是我的“及时雨”,是我遥遥无期旅途的唯一动力,他的文字提升了我生命的高度,是他将我从文字的边缘以宽大厚实的双手将我拉了上来。史铁生的文字总能直击人心,从他的文字当中, 可以看出他对生的渴望。我们总盼望着人生能圆满点,再圆满些。可是,不经历挫折与磨难怎算是圆满的人生?

我想,史铁生不会是因为地坛才成长,更不会是因为母亲而好好活着,支撑他的一直都是他逆流而上的精神和勇不磨灭的灵魂。接受苦难,接受平凡,接受死亡,因为这一切都不是结束。铁生已去,但冥冥中带给我的却是他向生的精神。黄昏之中,我又听见史铁生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

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图文:九年级12班  张紫涵

指导老师:江红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