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一六八新店花园学校!

追光而遇 沐光而行 ——记第13届“万唯·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观摩活动

发布日期:2023-08-05 浏览次数:1546 文章作者:杨建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2023年7月23日,第13届“万唯·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太原隆重举行,我校杨建老师有幸参加了此次教学观摩活动。这次活动中的参赛教师都是来自全国各地非常优秀的一线教师,这些老师的精彩讲课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语文教学魅力所在。

十七位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使参会老师收获很多。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各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禁让人连声赞叹。他们的课堂都围绕着大赛组委会设定的主题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效率。老师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崭新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以及精彩纷呈的多媒体课件,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迪。

来自山东潍坊的董董老师执教《大道之行也》,董老师巧妙地利用一个情境任务——制作文化书签——把整堂课串起来,通过“朗读—品析—感悟”由浅入深让学生走进文本,感受古文的魅力。在朗读指导时,老师和蔼可亲地说道:学问学问,会问才会学。大家还有不会读或不理解的句子请大胆提出来。在董老师的亲切鼓励下,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以学生的疑问作为教学抓手,这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也体现了新课标理念。品析句子环节中设问:作为当代女生,如何看待“男有分,女有归”这句话?一下子激发学生的思考辨析,有学生有不同见解:女子不应该只是为了嫁得好,更要有自己的理想追求。老师顺势引导:结合时代背景,文本强调的是各司其职。最后因势利导,肯定了同学们的质疑精神,强调了学习古文就是去伪辨真的过程。这一精彩环节获得现场老师的一致好评,体现了传统文献中的思辨魅力这一主题。这堂课充满读书声、思辨声和会心的笑声,不失为一节高品质的示范课。

来自四川成都的陈柯蒙老师执教《关雎》,主问题设计简洁明了,整个课堂节奏紧凑、循序渐进,特别是陈老师对文本的独特解读及娴熟的课堂组织能力引得与会老师一致钦佩。在荇菜与君子淑女的关系解读中,老师引导学生发现荇菜的“流之”“采之”“芼之”与君子“求之”“友之”“乐之”正好一一对应,形象地展示了君子追求淑女的整个过程。较其他解读版本,这种解读让文本更充满诗意,意境更美。正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朱于国在开幕式讲座中所说的:在新理念指导下如何创造性运用教材主要在于教师应具备解读教材的能力,课文需认真阅读,读成自己的文本。

张晰尧老师《与朱元思书》中巧用身势语让学生感知“争高直指”之山势;卢望君老师《壶口瀑布》中大胆创新的竞赛类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周肖敏老师《社戏》一课中形式多样的朗读感受语言魅力;徐萍老师《灯笼》一课中改写诗歌形成诗意盎然的课堂;宋璐老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课中精彩的朗读示范;还有《回延安》一课中老师即兴演唱的悠扬的信天游,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太多精华值得我好好去学习,认真去研究。

追光而遇,沐光而行。通过这次教学观摩活动,使老师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会放开手脚,大胆探索,不断体会、不断反思、不断感悟,让语文课堂充满“自主、互助、优质、高效”的旋律,努力提高我们的业务水平。使自己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胜任自己的语文教学。

(图文:杨建)


皖公网安备 34019102000387号